在货币政策稳健的前提下可以强调微调。
发达经济体的日子不好过,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情况好一些,但也有自己的问题,不可过分乐观。因此,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1月13日血洗欧元区评级,包括法国在内的9个国家遭到降级,其中,法国和奥地利丧失了最高的3A评级,被下调一个等级。
为财政支出用于经济投资的规模设定上限,保证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教育、医疗、社保就业和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服务。因此,发达国家同样面临着一个结构大调整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念可能更重要。来源: 时代周报 进入 张曙光(天则)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改革 。现行弊端是政府太强,社会太弱,市场扭曲。
地区性的冲突更是无法避免,美伊的对峙也在不断升级。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来看,投资仍然是主要动力,名义增长23.8%,由于保障房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弥补了由于房地产调控而带来的投资减少,增速与2010年持平,对GDP的贡献度达54.2%1.从高速增长转向适度的较快增长从总体趋势上看,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仍处于加快发展的阶段,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具有客观必然性。
第三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低廉劳动力成本,为跨国公司在华生产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如果2011-2020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仍保持0.72不变,在经济年均增长率为7.2%的情况下,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需39.6亿吨标准煤。三、努力实现由工业生产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从工业大国向现代化的工业强国转变,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一定意义上,金融危机是由科技创新不足引起的。
中国工业品出口及其贸易顺差的增长,增强了中国的进口能力,2002—2010年中国货物累计进口总额为72114.2亿美元。②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水平偏低。
为了防止落后产能的转移,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也必须坚持国家关于产业准入的统一标准,对产业转移的项目进行筛选。同时,还要坚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高亦成、低亦就的产业结构。同时跨国公司产业转移对中国的产业安全和技术进步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加剧了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跨国公司的依赖。2010年德国能源消费总量6亿吨标准煤,是中国能源消费量的18.5%,但其国内生产总值则相当于中国的55.26%。
十年来,中国兑现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承诺,并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要求,改革和完善一系列政策法规,并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国际产业向中国的转移从2002年开始,中国为外商投资提供了符合国际规范的法律环境和制度保障。4.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劳动工资水平逐年上升。当资源性产品、劳动工资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推进产业升级,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
因此,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基础上。6.坚持节能优先战略,解决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2010年与2000年相比,中国国内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了123%,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72。
三是培育本国品牌,改变长期为跨国公司贴牌生产的格局。所以结构调整是节约能源的关键。
加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调,增强调动全社会资源的能力,运用共享的机制推动科技资源的社会化,创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的机制,培育和建立科技创业服务体系、科技投融资体系。③加剧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低水平扩张。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快了中国工业品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外商对华投资与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中国工业品进出口贸易的增长,2001年工业制成品出口交货值从2001年的2398.02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4960.69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7.1%。第五,市场驱动与政策支持相结合。保持又好又快增长需有效利用资源,协调各项比例关系,依靠技术创新,让人民群众能够共享发展成果。4.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代工模式的局限性跨国公司凭借对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供应、市场销售渠道以及定价权的垄断,获取了超额利润,代工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只能处于产业利益链的低端,所以代工模式面临着调整和转型。
5.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中国已有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我国工业结构仍然以低端制造为主。3.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仍然是制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3.努力保持劳动力成本相对便宜的比较优势从名义工资看,与越南、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相比较,中国制造业平均工资要高出一倍以上,但这种工资水平仍然是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使中国工业生产能力和产品产量迅速增长,2001-2010年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40033.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6086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75.5万亿,其中工业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0%。
代工模式转型的途径,一是代工企业向劳动力供应给更为充裕、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转移。日本消耗7亿吨标准煤,相当于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1.5%,国内生产总值是中国的91%。
2.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政策及其影响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再工业化战略认为,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才是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力图在制造业领域重新建立对新兴经济大国的竞争优势。第二,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制造业的升级既包括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也包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也应当以企业为中心,研究机构的科技创新围绕产业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科技难题而展开。
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首先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加大对现有企业更新改造的力度,还包括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劳动工资成本的上升,使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劳动密集型行业必须在劳动力工资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寻找继续发展对策和出路。
当前出现的世界性经济衰退,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科学创新的周期长。第四,采取社会化分工的产业组织方式,把不同部门、不同企业和不同科研机构的力量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产业链条中每一个环节的优势。
另外,中国的基础设施条件、工业配套能力、产业链的完整性、制造业工人素质、生产经营规模以及国内市场容量等因素,仍优于上述发展中国家。十年来,中国兑现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承诺,经历了入世后的过渡期,并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要求,改革和完善一系列政策法规,并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每个地区从本地区的产业基础和科技创新优势出发,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首先是逐步放开行业准入限制,为跨国公司提供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这部分收入若有动摇,中国整个财政稳健性就会大成问题。2000—2009年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依次为9.7%、10.1%、11.8%、9.1%、13.3%、12.9%、13.7%、16.8%、21.6%和15.5%,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5343亿元,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为105413亿元。
倘若为降低流通成本一概抹煞取消,却不制定相应职能的替代财源,无助于维护和改善公共服务。因为商品和劳务税可以选择特定商品/劳务课征,即使对全部或大部分商品/劳务课征,通常也采取差别税率。
第三,商品和劳务税针对性较强,便于实现抑制污染和有害产品生产消费、抑制某些奢侈品消费等社会经济政策目标。其次,与中低收入群体相比,高收入群体的所得和财产更容易隐匿而逃避课税,因而过于倚重所得税和财产税的结果实际上有违社会公平。
在我国近年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之争中,这个问题就已经暴露得相当充分。所得税和财产税则不宜实施差别待遇,也很难实行。